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多长时间(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限)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主张权利、请求有关部门解除权利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是多少?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多长时间(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一年时效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情况下,您仍然可以在一年后申请仲裁。此类情况包括:

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一年的时效期间中断,仲裁时效期间从劳动者主张权利、寻求救济、用人单位同意履行其义务之日起重新计算一年。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限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仲裁时效期间自中止时效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纠纷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限制,劳动者可以随时申请仲裁。但是,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

劳动仲裁可以反诉吗?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反诉。劳动仲裁纠纷中的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程序中,仲裁被申请人向仲裁申请人或者诉讼被告向原告提出的反诉,其目的是抵消或者附并申请人的仲裁请求。或索赔。针对原告索赔的独立反诉。

【法律基础】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书;期限届满,如不提起诉讼,裁决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仲裁裁决的终局性包括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索取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等不超过当地十二个月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纠纷;

(二)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一)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适用

1、“劳动报酬”纠纷。劳动报酬包括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病假工资、停薪期间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其他报酬。

2、“工伤医疗费”纠纷。工伤医疗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化验费、手术费、住院费、药品费、住院伙食补贴、跨协区医疗食宿费、交通费等。与工伤、职业病治疗有关的费用等

3.“经济补偿”纠纷。经济补偿主要包括:

(一)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合同的,支付一个月工资;

(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经济补偿。

4、“赔偿”纠纷。补偿主要包括:

(一)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无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二工资;

(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的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补偿,并且已经履行完毕;

(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额外补偿;

(四)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

(二)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第二项的适用

1.“工作时间”争议。工作时间包括标准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和非全日制工作时间。涉及具体支付金额争议的,可以不受“当地十二个月月最低工资标准金额”的限制。

2、“休息休假”之争。休息休假包括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带薪年休假以及病假、产假、哺乳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等。如涉及具体给付金额发生争议的,可以不予赔偿。受“十二个月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额”限制。

3、“社保”纠纷。社会保险待遇主要包括:

(一)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无法办理,导致其无法享受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待遇的;

(二)用人单位已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部分工伤保险待遇。

上述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伤残津贴、扶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住院伙食津贴、一次性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亡津贴、丧葬补助费、一次性伤残就业津贴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但不包括工伤医疗费用。

如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况,建议您直接登录本站,在线提问,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闲置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有针对性的解答,并尽量讲解大概情况,避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错误而造成的问题。祝您成功维护自己的权利。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信息真实与否未经本站确认,仅供大家参考,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的客服删除!

宣严律师网

上一篇:信用卡 逾期 诈骗(2020年信用卡诈骗立案标准是多少)

下一篇:婚前贷款买房父母还贷离婚后怎么判(民法典婚前贷款买房离婚后怎么分配)